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遠離爭議成分,讓肌膚真正健康
當我們挑選保養品時,除了關注效果,更應該重視成分安全。許多化學物質可能會累積於肌膚,影響其屏障功能,甚至導致肌膚敏感、紅腫或酒糟肌等反應。你是否也曾經歷肌膚不適,卻找不到原因?今天,我們一起來揭開這些爭議成分的真相!
根據皮膚科調查,敏感性肌膚患者逐年增加,而其中「香料」與「防腐劑」是最常見的致敏因子。
香精:具揮發性,容易刺激肌膚,導致泛紅、癢感。
許多化妝品中含有化工來源原料,純度不足或副產物累積,都可能提升肌膚刺激風險。若長期使用,這些物質可能滲透至肌膚深層,導致屏障受損,使肌膚變得更脆弱。
保養品的保存需要防腐劑,但不同種類的防腐劑其實各有特點及風險。良好的配方不僅要通過保存安全檢測,更應確保長期使用下,不會對肌膚造成負擔,才能真正達到修護與穩定膚況的效果。
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爭議性化工防腐劑及具風險性保養品成分,請參考相關新聞:
法國建議降低化妝品中使用濃度至 0.4%。
目前核可九種的甲醛釋放劑可以使用,認為是沖去型產品停留在肌膚上時間短暫,影響力小,但限制不可使用在乳霜或是化妝水這類停留型產品,九種的甲醛釋放劑包括如下:
二羥甲基二甲基乙內酰脲(DMDM Hydantoin)、
咪唑烷基脲(Imidazolidinyl urea)、
季銨鹽-15 (Quaternium 15)、
溴硝丙二醇(Bronopol)、
雙烷基咪唑脲(Diazolidinyl Urea)、
羥甲基甘氨酸鈉(Sodium hydroxymethylglycinate)、
烏洛托品(Methenamine)、
甲醛苄醇半縮醛(Benzylhemiformal) 、
5-溴-5-硝基-1,3-二噁烷(5-Bromo-5-nitro-1,3-dioxane) 等9種甲醛釋放型防腐劑。
可能引起手、臉部過敏,甚至影響環境生態。
可能帶來健康風險,選擇防曬時應多加注意。
(日期:2019年5月8日) 相關連結: 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48518
可能對健康問題有影響。
(發布時間: 2024/11/28) 相關連結: https://topick.hket.com/article/3861446
在選擇保養品時,不僅要看短期效果,更要考慮長遠的肌膚健康。選擇溫和、安全的產品,才能真正讓肌膚回歸穩定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