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離爭議成分,讓肌膚真正健康

當我們挑選保養品時,除了關注效果,更應該重視成分安全。許多化學物質可能會累積於肌膚,影響其屏障功能,甚至導致肌膚敏感、紅腫或酒糟肌等反應。你是否也曾經歷肌膚不適,卻找不到原因?今天,我們一起來揭開這些爭議成分的真相!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酒糟肌與敏感肌的隱藏危機

皮膚科門診最常見的敏感問題

根據皮膚科調查,敏感性肌膚患者逐年增加,而其中「香料」與「防腐劑」是最常見的致敏因子。

易敏因子排名

  1. 防腐劑:影響肌膚屏障,長期使用可能造成慢性敏感。
  2. 香精:具揮發性,容易刺激肌膚,導致泛紅、癢感。

     

許多化妝品中含有化工來源原料,純度不足或副產物累積,都可能提升肌膚刺激風險。若長期使用,這些物質可能滲透至肌膚深層,導致屏障受損,使肌膚變得更脆弱。


好的配方,應兼顧肌膚安全

保養品的保存需要防腐劑,但不同種類的防腐劑其實各有特點及風險。良好的配方不僅要通過保存安全檢測,更應確保長期使用下,不會對肌膚造成負擔,才能真正達到修護與穩定膚況的效果。


購買前, 先使用小樣試用品, 肌膚可以更安全

6大安全保養原則

  1. 小樣試用:先在易敏區域測試幾天。
  2. 關注成分安全性:選擇溫和配方,避免高風險成分。
  3. 正確使用方式:方法不當可能加重肌膚負擔。
  4. 避免品牌混搭:不同品牌產品混用,提高肌膚風險。
  5. 肌膚穩定應優先:肌膚逐漸穩定,再追求進一步效果。
  6. 尋求專業建議:專家指導能提升護膚效率,找到最適合的產品。

你該注意的爭議性成分

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爭議性化工防腐劑及具風險性保養品成分,請參考相關新聞:

1.Phenoxyethanol 苯氧乙醇

2.對羥基苯甲酸酯(Parabens)

  • 廣泛使用的低成本防腐劑。
  • 可能影響珊瑚生態。
  • 部分類型(Butylparaben、Propylparaben等)已被規範不得使用於 3 歲以下嬰幼兒產品。(衛福部規定應標示注意事項「不得使用於 3 歲以下兒童 使用於尿布部位之非立即沖洗之產品」)

3.甲醛釋放劑

  • 甲醛已被列為高致癌風險物質。
  • 目前核可九種的甲醛釋放劑可以使用,認為是沖去型產品停留在肌膚上時間短暫,影響力小,但限制不可使用在乳霜或是化妝水這類停留型產品,九種的甲醛釋放劑包括如下:

    二羥甲基二甲基乙內酰脲(DMDM Hydantoin)、

    咪唑烷基脲(Imidazolidinyl urea)、

    季銨鹽-15 (Quaternium 15)、

    溴硝丙二醇(Bronopol)、

    雙烷基咪唑脲(Diazolidinyl Urea)、

    羥甲基甘氨酸鈉(Sodium hydroxymethylglycinate)、

    烏洛托品(Methenamine)、

    甲醛苄醇半縮醛(Benzylhemiformal) 、

    5-溴-5-硝基-1,3-二噁烷(5-Bromo-5-nitro-1,3-dioxane) 等9種甲醛釋放型防腐劑。

4.鹵化物防腐劑(MCI/MI)

5.防曬乳成分: 美國 FDA 指出防曬乳內 4 種成分會進入體內

6.「永久化學物」PFAS: 哈佛研究,某些化妝品含「永久化學物」PFAS


安全保養,從挑選開始

在選擇保養品時,不僅要看短期效果,更要考慮長遠的肌膚健康。選擇溫和、安全的產品,才能真正讓肌膚回歸穩定健康。